多地体感温度超40℃ 高温高湿引发健康预警!最近的热搜榜上出现了许多与高温相关的词条,比如#中东部将进入高温巅峰#、#闷热闷热闷热我闷热闷热闷热#、#河南一乡道因高温爆裂拱起#等。尤其是山东地区,频繁登上热搜的话题包括#全国最高气温前10名山东占8个#、#山东高温天热得一片红#、#山东连发71个高温预警#以及#青岛7年内最高温#。
除了高温,湿度高也让人感到不适。以青岛为例,7月5日早上8点,当地气温为32.2℃,湿度达到72%,加上几乎无风的天气,体感温度达到了37.4℃。近期中东部地区的闷热程度较为罕见,多个城市的体感温度超过了40℃。甚至北京这种通常气候干燥的城市,也出现了#北京最近天气为什么会如此湿热#、#北京出门像被牛舔了一口#这样的热搜话题。中国天气气象分析师霍云怡表示,京津冀部分地区降雨导致相对湿度高于70%。目前,该区域处于副热带高压边缘暖湿气流的影响下,提前体验了与常年“七下八上”相似的闷热潮湿。
这轮高温高湿天气到来前,国家疾控局与中国气象局联合发布了首个全国高温健康风险预警。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高级工程师任俐文指出,在高温高湿环境下,人体散热能力减弱,容易出现脱水、电解质紊乱等问题,进而引发头晕、乏力、心悸等症状。在这种条件下,热射病的发病风险也会增加。
广东作为夏季长期处于高温高湿状态的地区,热相关疾病发病率较高。徐琳等人分析发现,2011年至2022年间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诊断的职业性中暑病例数整体呈上升趋势。2022年确诊的职业性中暑病例达到了56例,比之前每年10到20例有显著增长。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李楠等人调查发现,2018年至2022年,这些患者的工作环境平均温度从35.13℃升至36.67℃。全球范围内,由于气温升高而引发的中暑病例也在增多。症状较轻的热痉挛和热衰竭容易被忽视或混淆,因此确诊率较低。
热射病不仅发生在户外工作者身上,还可能发生在通风条件较差的室内,如车间、货柜、铁皮棚和地下室等。居家老人也是热射病的高频受害者,常常因为舍不得开空调而中暑。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急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郭静生提到,她近期接诊了一位70多岁的中暑奶奶,因舍不得开空调而导致病情恶化。但室外患者的病情往往更严重,刘咏梅等人的研究显示,超过八成的室外热射病患者最终死亡或无法恢复神志。建筑工人、环卫工人、交警和外卖骑手等露天户外工作者,因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,也是热射病的高危群体。
配资炒股评测网,股票配资算非法经营罪吗,人人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